查看原文
其他

黄晋阳:站在讲台上比躺在病床上管用多了……

新媒体工作室 北京化工大学 2022-03-21

编者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躬耕教坛,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他们言传身教,牢记育人育才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升育人实效,拉近师生距离,学校官微特开设[“师”说“心”语]专栏,展现北化师者的风采,聆听北化师者的心声。本期,我们走近2020年北京化工大学优秀教师、数理学院教授黄晋阳老师。

窗外的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黄晋阳老师已早早地坐在办公室里备课,再过一个小时,他就要搭乘校车去新校区给学生上课。

发梢上的雨水还未擦去,他不时地会用手去拨一下,然后轻轻地把被打湿的刘海儿“甩”上去——很多同学都说,这是黄老师的“标志性”动作。

从教34年,他一直在寻求“以德施教 以爱授业”的最优解。教与学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方程式,学生是“自变量”,老师这个“因变量”就必须跟着变化,否则等式就很难成立。

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他又发现了这个方程中的“常数项”——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在29年前发表的那篇论文中做了详细的解释。

“教好课如烹小鲜”

当时,29岁的黄晋阳老师,在《化工高等教育》上发表了《课堂教学应着眼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展开》一文。他在文章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谈起这篇文章,他还清楚地记着里面的细节,一些方法也沿用至今。“那是1991年,我站上讲台的第5个年头。结合教学过程,我发现老师上课就和‘做菜’一样,教好课如烹小鲜嘛。”

他认为,要解决学生听课“食欲不振”,继而产生“厌食”情绪,关键还得看“掌勺的手艺”。但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食物味道”而导致“营养”的流失。既要让学生有“食欲”“吃得饱”,也要懂得把“难啃的食物”“切碎”一点,这样才有利于“吸收”。

一次课堂上,黄晋阳老师问学生:“人的歌声真能做到绕梁三日而不散吗?”,大家连连摇头。随即,他指了指黑板上当天的学习内容——“二维波的后效现象”,几个同学就立马反应过来了。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二维空间里,绕梁三日是很可能实现的。”紧接着,他又结合“一石激起千层浪,一锤敲出万重音”的谚语分析了二维波的特性。

谈笑间,记忆的卷轴打开。“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场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现在想想还觉得好笑,但这也是我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吧。”

1986年,24岁的黄晋阳来到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工作,第二年年初为研究生讲《数学物理方程》一课。

那天,他夹着书走上讲台,终于说出了那句反复练习许久的开场白:“同学们好,我叫黄晋阳,从中国科学院系统所硕士毕业不久,本学期的数理方程课由我来给大家上……”腼腆地说完这些话后,他就转身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图为黄晋阳老师(左)在操场上踢足球(1985年)

图为黄晋阳老师(右一)参与青年教工郊游(1987年)

回想起人生的“第一课”,他笑着说:“有点自说自话的感觉吧。”面对讲台下差不多和他同龄,甚至比他还要大的学生,他有点慌乱,所以几乎是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写了下来。“上课前我很认真准备了,内容自然也很熟悉,但就是不敢直视台下。”

下课后,在台下听课的领导找他谈了话,鼓励他自信一点,大胆一点。随后,大约又经历了三四次的“磨炼”,课堂上,他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34年过去,如今他蓄起了浅浅的胡须,昔日的黑发也有些灰白,学生相对越来越年轻,但他尽力不让师生之间的“代沟”拉大。“我喜欢平等地和同学们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

而得知有学生在网络上称呼他为“小胡子叔叔”时,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表示并不介意,“挺好的呀,这样叫我,听起来很亲切。”

图为黄晋阳与女儿的合影(1987年)

“加上我一共13人”

“没有架子,待人真诚”是学生们对黄晋阳老师的一致评价。为了方便大家答疑,他为每一门课程都建立了“答疑群”。尽管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群里“潜水”,但每一次“冒泡”都能让同学们解题时“灵光一闪”。

“同学们提出问题,我一般不会直接解答,更多的是结合知识点提出思路。同时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答。”在他看来,掌握答题方法比知道答案重要的多。针对特别复杂的问题,他也会拿出纸笔,详细梳理解题过程,发到群里供大家思考。

遇到一个好老师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黄晋阳对此深有体会。1968年的9月,一位大他一岁的玩伴要上小学,刚满6岁的他就催促着父亲给他报名费,他也要报名上小学。

“我们那时候在农村,只有年满7周岁才能报名,可我当时只有6岁。我不甘心,就待在报名的办公室不愿出去……”他说,一位负责报名的老师看他这样,就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是能数清这屋子里有多少人,我就给你报名。”

听了这话,黄晋阳立马就来了精神,因为数数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举起右手煞有其事地数了起来:“1、2、3……”,最后用指头在自己的额头上点了一下,非常自信地告诉老师:“屋子里加上我一共13个人。”

图为黄晋阳老师(中)到宿舍看望的学生(2001年)

老师很意外,他没想到黄晋阳会细心地把自己也数进去,为了履行“诺言”,就破例给他报了名。于是他成了班上最小的学生,但从小学开始一直到最后参加高考,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尤为突出。

和当时很多人一样,进入高二的黄晋阳还是没有明确自己今后想要报考的专业。直到1978年年初的一天,他被一篇报告文学深深地吸引住了。

“那是报道数学家陈景润的,题目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他记得很清楚,此后的很多天,陈景润在艰苦环境中潜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以至于达到忘我状态的事迹,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榜样精神的引领下,他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数学。

图为1992年博士生英语班合影(右一为黄晋阳老师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黄晋阳坐在了高考考场上,迎来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最后以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录取。

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别人的看法就不再重要了。他立志用勤奋和智慧叩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并在那片“沃土”上辛勤耕耘。“要像陈景润那样,数学也可以为国争光,造福于民”——这是黄晋阳最初的信念。

在他眼里,数学也是一把“万能钥匙”,凭此可以打开通往其他领域的大门。为了能一直从事数学研究,硕士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高校老师,教书育人和做科研两不耽误,他坚持教学和科研相长,积极进行学科交叉研究,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图为黄晋阳老师在普林斯顿大学

“一上课,所有不适都感觉不到了”

日常生活中,他的话不多,说起话来也是慢条斯理的,话语中带着一点南方口音。可一旦走上讲台,他就是另一种状态了:声音洪亮,讲课也充满激情,时而会穿插着一些数学家的生平介绍和生动幽默的小故事,“要让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发现‘数学之美’,爱上这门课。”

网络世界中的“黄晋阳”和现实生活中的他一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当你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他的名字,只会弹出简单的几个页面,多是他简短的百科信息。而当你进入学术期刊搜索网站,就会发现很多他的研究成果,当然也包括那篇谈论课堂教学着眼学生学习兴趣的文章。

他的治学态度和教课风格深受他老师的影响。他的一位老师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弟子,他常会给学生们讲一些华罗庚教授的故事,后来,其中的一个故事也被黄晋阳“搬到”了他的课堂上。

华罗庚先生当年在清华大学旁听微积分课时,看到数学手册的不定积分表里有好几百个积分公式,他“知其然”之后也想“知其所以然”,于是把那一个个公式全部推算了一遍。

他意味深长地说:“故事和道理都很简单,一两分钟就能讲完,但要真正做到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在黄晋阳老师眼里,“数学之美”就在于其复杂缜密而又蕴含规律的演算中。

因此,他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凡引用别人的观点必定会重新演算一遍,一次他还真的发现了一处错误。他在论文的摘要中写到:“文中还指正了XXX等一文的一个错误。”他笑着告诉记者,那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就是他的导师,“他知道那事儿,肯定不会介意的。”

去年和今年的暑假,黄晋阳老师分别做了两次肺部的手术。但每次开学后,他还是精力充沛地站上了讲台。这件事,他没有对学生们提过,但大家似乎都猜测到了。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感觉他这学期讲课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但还是充满激情,听说他还没有完全康复。”

图为黄晋阳老师2020年出院后自拍

这方面的话题,黄老师不愿意多说,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到:“站在讲台上比躺在病床上管用多了,一上课所有不适都感觉不到了。”

去年,当他听说学校还有一个“心桥工程”教育扶贫项目时,有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参加,他当即就报了名,“我也是从小山村出来的,我能体会到教育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

研究高考试题、分析考情变化、制作培训课件……他和其他同事一样,除了北化的学生们,心里又多了另一份牵挂——那就是学校定点帮扶地科左中旗的老师和同学们。

参与这个活动没有补贴,他不但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乐此不疲,“听说2020年保康一中的本科上线率增加了近17个百分点,我们再努努力,这个数还能再冲一冲。”黄晋阳激动地说。

图为黄晋阳老师与硕士毕业生合影(2006年)

图片|受访者提供

文字|刘一君

责编|于思琪

美编|滕静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